民用建筑分類:2021一級造價師土建計量知識點
經(jīng)過對知識點的篩選和提煉,一點一點的復習,多多積累知識,為大家整理了一級造價師備考所用的知識點,希望對大家的備考道路上有所幫助。
民用建筑分類
一、按層數(shù)和高度分
1.住宅建筑按層數(shù)分類:1~3層為低層住宅,4~6層為多層住宅,7~9層(高度不大于27m)為中高層住宅,10層及以上或高度大于27m為高層住宅。
2.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為單層和多層建筑,大于24m者為高層建筑(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單層公共建筑)。
3.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為超高層建筑。
二、按耐久年限分
一級100年以上,適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層建筑。二級50~100年,適用于一般性建筑。三級25~50年,適用于次要的建筑。四級15年以下,適用于臨時性建筑。
三、按主要承重結構材料分
1.木結構。從結構形式上分,一般分為重型梁柱木結構和輕型桁架木結構。
2.磚木結構。一般磚木結構適用于低層建筑(1?3層)。這種結構建造簡單,材料容易準備,費用較低。
3.磚混結構。適合開間進深較小,房間面積小,多層或低層的建筑。
4.鋼結構。適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髙、超重型的建筑物。
5.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。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比傳統(tǒng)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承載力大、剛度大、抗震性能好的優(yōu)點。與鋼結構相比,具有防火性能好,結構局部和整體穩(wěn)定性好,節(jié)省鋼材的優(yōu)點。應用于大型結構中,力求截面最小化,承載力最大,可節(jié)約空間,但是造價比較高。
四、按施工方法分。1.現(xiàn)澆、現(xiàn)砌式。2.裝配式混凝土結構。
五、按承重方式分
1.混合結構體系,一般在6層以下。
2.框架結構體系,框架結構是利用梁、柱組成的縱、橫兩個方向的框架形成的結構體系,同時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。建筑平面布置靈活,可形成較大的建筑空間。
3.剪力墻體系,剪力墻的墻段長度一般不超過8m,適用于小開間的住宅和旅館等,在180m高的范圍內(nèi)都可以適用。不適用于大空間的公共建筑,結構自重也較大。
4.框架-剪力墻體系,在170m高的范圍內(nèi)都可以適用。
5.筒體結構體系,適用于高度不超過300m的建筑。筒體結構是抵抗水平荷載最有效的結構體系。
6.桁架結構體系,桁架是由桿件組成的結構體系。同樣高跨比的屋架,當上下弦成三角形時,弦桿內(nèi)力最大;當上弦節(jié)點在拱形線上時,弦桿內(nèi)力最小。屋架的高跨比一般為1/6~1/8較為合理。
7.網(wǎng)架結構體系,網(wǎng)架是由許多桿件按照一定規(guī)律組成的網(wǎng)狀結構。是高次超靜定的空間結構。網(wǎng)架的高度主要取決于跨度,腹桿的角度以45°為宜。網(wǎng)架的高度與短跨之比一般為1/15左右。
8.拱式結構體系。拱是一種有推力的結構,其主要內(nèi)力是軸向壓力,適用于體育館、展覽館等建筑中。
9.懸索結構體系。比較理想的大跨度結構形式之一。懸索屋蓋結構的跨度已達160m,主要用于體育館、展覽館中。懸索結構的主要承重構件是受拉的鋼索,鋼索用高強度鋼絞線或鋼絲繩制成。
10.薄壁空間結構體系,常用于大跨度的屋蓋結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