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我們

在線客服

幫助

24小時客服:010-82326699 400-810-5999

建設工程教育網 > 專業(yè)資料 > 施工組織 > 安全文明 > 正文

安全施工:可燃粉塵燃爆特性

2015-07-13 13:49  來源于網絡  【  【打印】【我要糾錯】

  粉狀的可燃固體,不僅有著火的危險,而且一旦飛揚懸浮于空中,與空氣均勻混合并達到一定濃度范圍時,遇火源還會發(fā)生爆炸。

  分類粉塵爆炸的危險性存在于不少工業(yè)生產部門,目前已發(fā)現下述七類粉塵具有爆炸性。

 。1)金屬,如鎂粉、鋁粉、錳粉。

 。2)煤炭,如活性炭和煤。

  (3)糧食,如面粉、淀粉。

  (4)合成材料,如塑料、染料。

 。5)飼料,如血粉、魚粉。

 。6)農副產品,如棉花、煙草。

 。7)林產品,如紙粉、木粉等。

  粉塵爆炸特點懸浮于空氣中的粉塵受熱時,塵粒表面的分子由于熱分解或干餾作用,揮發(fā)出氣體,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因此,粉塵爆炸實質上是氣體爆炸。具有下列特征:

 。1)飛揚懸浮于空氣中的粉塵與空氣組成的混合物,也和氣體或蒸氣混合物一樣,具有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。

 。2)粉塵與空氣的混合物的爆炸反應也是一種鏈鎖反應,即在火源作用下,產生原始小火球,隨著熱和活性中心的發(fā)展和傳播,火球不斷擴大而形成爆炸。

 。3)與氣體混合物的爆炸相比較,粉塵混合物的爆炸有下列特點:粉塵混合物爆炸時,其燃燒并不完全,這是和氣體或蒸氣混合物有不同之處,例如煤粉爆炸時,燃燒的基本是所分解出來的氣體產物,灰渣是來不及燃燒的。

 。4)粉塵爆炸有產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,因為粉塵初次爆炸的氣浪會將沉積的粉塵揚起,在新的空間形成達到爆炸極限的混合物,而產生二次爆炸,這種連續(xù)爆炸會造成極嚴重的破壞。

 。5)爆炸的感應期較長,粉塵的燃燒過程比氣體的燃燒過程復雜,有的要經過塵粒表面的分解或蒸發(fā)階段,有的要有一個由表面向中心延燒的過程,因而感應期較長,可達數十秒,為氣體的數十倍。

 。6)粉塵點火的起始能量大,達10J數量級,為氣體的近百倍。粉塵爆炸會產生兩種有毒氣體,一種是一氧化碳;另一種是爆炸物(如塑料)自身分解的毒性氣體。

  爆炸極限粉塵爆炸極限是以其在混合物中所占質量比表示的(g/m3)。

 。1)粉塵混合物的爆炸危險性是以其爆炸濃度下限(g/m3)來表示的。這是因為粉塵混合物達到爆炸下限時所含固體物已相當多,以云一樣(塵云)的形狀飄浮于空中。這樣高的濃度通常只有設備內部或直接接近它的發(fā)源地空間才能達到。至于爆炸上限,因為濃度太高,以致大多數場合都不會達到,所以沒有實際意義,例如糖粉的爆炸上限是13500g/m3.

 。2)粉塵混合物的爆炸下限不是固定不變的,它的變化與下列因素有關:分散度、濕度、火源的性質、可燃氣含量、氧含量、惰性粉塵和灰分、溫度等。

  影響粉塵爆炸危險性因素一般是分散度越高,可燃氣體和氧的含量越大,火源強度、原始溫度越高、濕度越低和惰性粉塵及灰分越少,爆炸范圍也就越大。

 。1)粒度越細的粉塵,其單位體積的表面積越大,越容易飛揚,所需點火能量小,所以容易發(fā)生爆炸。

 。2)隨著空氣中氧含量的增加,爆炸濃度范圍則擴大。有關資料表明,在純氧中的爆炸濃度下限能下降到只有空氣中的1/3~1/4.

 。3)當塵云與可燃氣體共存時,爆炸濃度相應下降而且點火能量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,因此,可燃氣體的存在會大大增加粉塵的爆炸危險。

 。4)爆炸性混合物中的惰性粉塵和灰分有吸熱作用,例如煤粉中含11%的灰分時可發(fā)生爆炸,而當灰分達到15%~30%時,就很難爆炸了。

 。5)空氣中的水分除了吸熱作用之外,水蒸氣還占據空間,稀釋了氧含量而降低粉塵的燃燒速度,而且水分增加了粉塵的凝聚沉降,使爆炸濃度不易出現。

 。6)當溫度和壓力增加時,爆炸濃度極限范圍擴大,所以點火能量減小。

 。7)適當增濕、清除積塵、縮小粉塵擴散范圍和控制火源等,是粉塵防爆的重要措施。

責任編輯:zyy
收藏分享:論壇
分享到:
相關新聞
  • 特色班
    4大班次+2-3套全真模擬題
    提升學習效果
  • 精品班
    4大班次+2-3套全真模擬題+1套預測試題
  • 實驗班
    3套全真模擬題+2套預測試題+考前沖關寶典
  • 定制班
    3套模擬題+3套預測題+考前沖關寶典+考前重點
  • 移動班
   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,
    強化重點、難點、考點
版權聲明

  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建設工程教育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已經本網授權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且必須注明“來源:建設工程教育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  2、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,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。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,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,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。
  本網轉載之作品,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,請與著作權人聯系,并自負法律責任。
  3、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