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11-10 14:39 建筑招聘網 【大 中 小】【打印】【我要糾錯】
國內流行的“市場目標轉移至現場目標實現”的投標理念,對于初次涉足海外工程的企業(yè)存在很大的局限性。
因為針對戰(zhàn)略、市場、品牌、管理等等考量,項目投標與決策是一個很復雜的階段。但是項目投標與項目經營是整體運營的兩個階段,其工作的重點是不一樣的,項目投標偏重于市場,而項目履約則偏重于現場。由于競爭的激烈與建筑業(yè)的微利,我們往往將上一階段的目標轉移到下一階段完成,也就是講,把市場目標轉移至現場目標實現。這個做法當然是錯的,不符合整體運營觀的全周期(階段)效益理念,但又是極其無奈的。國內的一些工程,由于合同條件及履行的市場松散,以及非規(guī)范體制、短期政策支撐以及傳統(tǒng)大客戶的良好關系,在工程獲取階段,不需要考慮太多的運營因素,經?吹酵稑嗽靸r與運營造價有極其驚人的變化。但是,國際工程極其嚴格的合同限制,并處于陌生的運營環(huán)境之下,我們不但沒有政策支撐,也沒有良好的市場關系,甚至受到各種名目繁多的歧視和排擠,市場目標不可能大部分轉移至現場目標。以非洲某國項目為例,根據目前的結算進程,不算新增和變更部分,實際結算金額與合同簽署金額之差距不足2%,這和國內項目形成鮮明之對比,也佐證了整體運營觀的基本觀點。那就是只有在工程的各個階段、各個專業(yè)、各個區(qū)域都實現一定的效益,才能實現項目運營的最大收益。市場目標轉移至現場目標實現,通常的做法有兩個,一個是二次經營,一個是現場索賠。
轉移給二次經營,其空間有多大?
國內的流行做法是把市場目標轉移至現場目標實現,具體做法就是二次經營。二次經營,從嚴格的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上講,它是個偽命題,一切都在合同框架下經營,哪里還有“二次經營”呢?
當然,也有一定的合理性,比如上海的工程我們用江蘇的材料做,優(yōu)化施工的順序以減少機械人工的使用,優(yōu)化工藝和單體設計增加局部工程量,但是,如果在材料、施工、設計都確定的條件下呢?在材料、施工、設計的慣例和標準,都是你不熟悉的條件下呢?所謂的二次經營還有多少空間?
二次經營存在的必要條件,是我們對建筑業(yè)行業(yè)及其市場非常熟悉,各種執(zhí)行條件極其便捷,對于業(yè)主和履約各方我們也有足夠的話語權和建議權。以非洲某國項目為例,設計是數家歐洲公司,施工主要方案在談合同時已經確定,建筑材料要經過層層審核,海運周期為2~3個月,履約環(huán)境為西南非的某國,現場執(zhí)行標準為DIN,合同條件為FIDIC加總包企業(yè)規(guī)范,工作語言為英語,面對這一切,全部弄懂已經十分困難,想要從中“二次經營”多少,是非常不現實的。
所以,個人認為流行的二次經營理念有很大的局限性,對于一個初次涉足海外工程的企業(yè)來說不應該太過看重。作為海外工程的新人,我們應該老老實實、腳踏實地地去學習和研究海外市場的規(guī)律,放低姿態(tài)從零開始,先把本事學到身上,謀后而動。
轉移給工程索賠,其空間有多大?
很多教科書都把工程索賠奉為海外工程的賺錢的金科玉律,千篇一律地講著從施工、材料、機械、工期、質量等等方面去索賠,但現實情況根本不是這樣子,原因主要有四個:一是海外工程的規(guī)范和慣例,都是歐美日等企業(yè)建立的,中國企業(yè)還處于執(zhí)行規(guī)則的階段。我們對于這些規(guī)則,還處于學習、研究和認證的階段,還是“小學生”。二是海外工程的先導、專家和管理機構,也集中在歐美日等企業(yè),不但其直接投資的項目,就算亞非拉等國投資的項目,也是聘請成熟的國際工程管理機構進行授權管理。中國企業(yè)普遍缺乏工程經驗,更缺乏國際工程管理人才,還處于比較被動的階段,就像中國隊踢德國隊一樣,防守比進攻更關鍵,反索賠比索賠更重要。三是海外工程發(fā)展模式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,已經從單純的合同短期暴利模式,發(fā)展為戰(zhàn)略合作與長久共贏的階段。過多的非理性的索賠,必然造成合作關系破裂,不利于企業(yè)長久經營效益的實現。四是隨著海外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,各種風險模型和評估數據的不斷精細和精確化使用,使得工程計劃和工程實施的契合度越來越高,索賠的空間越來越小。
例如,我們在非洲某國項目上,截至目前約存在800多萬的索賠,其過程都是極其艱難的。第一次大規(guī)模索賠是石方,當時各方還不熟悉,對于合同條件和計算規(guī)則還沒有弄懂,我們一次獲得了300萬的索賠收益。但是,這一次之后的索賠就極其艱難了,每一次索賠發(fā)生,都需要各方現場測量、審核和認證,我們發(fā)了近200張索賠單據,歷時一年半,從幾十歐元到幾千歐元的爭取,投入大量的經營力量,才獲取了四、五百萬的收益。而且,在一段時間內,在有些方面的索賠項目上,雙方的關系劍拔弩張,也不利于工作的開展。
從這些數據上說,海外工程索賠不像教科書里寫的一樣神乎其神,我們現在還不具備這樣的經驗和能力,不能夠作為創(chuàng)造效益的主要手段。對于現場索賠,正確的態(tài)度是,我們要勇敢去做,該爭取的一定要敢于爭取,但是在現階段,不能夠作為主要的效益手段,更不能在投標階段過分奢望和幻想。
務必重視投標考察階段的工作國際工程的投標考察工作非常重要,但由于成本昂貴,手續(xù)繁雜,一直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。國際工程考察的項目有很多,比如材料、法律、雨季、稅費、勞工、交通、安全、外匯等等問題,都要一一調查清楚,但其難度也非常大,需要很多的精力和資金。非洲某國項目投標階段的現場考察一共去了2次,由于考察不充分或者沒有引起重視等原因,很多地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。
材料的采購問題。材料價格考察時倒摸了一摸,但是材料采購的條件、付款等問題沒有考察清楚。那邊的材料供應對于沒有信用額度的新建企業(yè)來說,都是現錢現貨,這對于項目部初期的資金周轉形成了巨大的困難。
現場地質的問題。項目所在地屬于丘陵地貌,周圍都是小山,高差大,土方平衡據統(tǒng)計有10萬方土。土質含巖石居多(據統(tǒng)計有20%、1.5萬方石頭),非大型的挖機是挖不動的,破碎鎬使用數量非常大,對機械的損傷也很大,所以對土方機械是有特殊要求的。
物流的進場問題。那邊的海關辦事效率低下,很多施工機械和材料堆在碼頭上,無法放行。比如,2008年3月份開始打混凝土,結果混凝土攪拌站的設備還沒有完全到場,項目部使用人力加吊車往水泥罐里加注混凝土,拖延了施工進度也增加了施工成本。
務必重視項目投標策劃工作,重點加強項目模擬履約策劃投標的工作主要有兩方面,一是商務標,一是技術標,二者應該是互為基礎和參照,但事實上二者是嚴重割裂的。商務報價的核心是當期市場價,而技術方案的核心是重大技術方案,商務標說不清楚技術方案是否可行,技術標說不清楚成本是否劃算。
那么,導致商務標和技術標割裂的原因是什么?個人認為,是沒有以項目履約為藍本,整體考慮項目運營問題,也就是沒有進行有效的投標策劃。
我們現在對項目的策劃工作,都是放在合同簽署以后才實行,其邏輯本末倒置。投標之后的策劃叫履約策劃,其工作性質和重點應該是優(yōu)化,而不是策劃,投標策劃(或者叫模擬履約策劃)才是真正的全面的策劃。所以,一定要重視和實質地開展投標策劃工作,把以往履約策劃的關鍵和主體內容提前到投標策劃階段上來,在沙盤上反復演算,以求做到經濟性和技術性的完美統(tǒng)一。
比如勞工置換的問題。從來沒見過國內哪個標書寫過勞動力置換這個問題。其實,這個問題對現場施工的影響很大,尤其是關鍵工種的置換或輪換,是要影響工期和質量的。國內為什么不考慮這個問題呢?因為國內的勞動力,大多數處于分包商的監(jiān)控之下,不屬于現場管理職責范圍,而且數量眾多、置換便捷,不需要考慮時間和經濟成本。但是,在勞動力資源匱乏、置換周期長、經濟支出大的條件下,勞動力置換已經不僅僅是成本消耗,而是關系到運營風險的問題。非洲某國項目置換一個勞工歷時至少2個月,花費至少2萬元人民幣,正常(疾病、傷殘等)和非正常(罷工等)的置換率,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土建為8%-15%,安裝為5%-8%,大家可以算一算要花多少成本。筆者鄭重建議國內項目部要重視進行勞工置換的統(tǒng)計工作,為國際工程提供參考。
再比如匯兌損失的問題。國內項目不存在這個問題,國內項目的標書當然不會寫。但對于有跨國業(yè)務的公司,這個問題不得不考慮。這個問題由來已久,談論眾多,但至今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,至今還位列國際工程的重大風險之一。在長達2年半的履約期間,根據統(tǒng)計,非洲某國工程匯兌損失,歐元—納元—人民幣之間的損失在600萬—800萬;根據匯率最高峰到最低谷計算,歐元—納幣—人民幣所產生的購買力損失最大差值為2000萬—2500萬,這些數據都很驚人,值得我們去思考和找到應對辦法。
務必注意合同及相關文件的簽訂工作要仔細研讀和審判合同條文,搞清楚其履約效力,減少合同風險。簽訂合同的意義,就代表契約雙方有了履行義務、行使權限的基礎,所以合同條件的商定非常重要,這個已經是共識。國內的合同,大多數合同條件比較模糊,合同執(zhí)行比較松散,非合同因素對經營效益的影響很大。國外合同則非?量,一就是一、二就是二,雙方很少出現重大爭議,尤其是非常講究精確化的德國人更是如此,他們希望把所有問題都以合同或者合同相關文件的形式(比如會議紀要、現場指令、來往郵件等等)限定住。
非洲某國項目的合同結構非常復雜,按照實際文本是4個合同,但按照專業(yè)劃分其實為5個合同:合同一為土建材料出口,合同二為鋼結構出口,合同三為管理費,合同四為施工,合同五為物流運輸(放在合同一項下支付)。合同文本包括意向書、備忘錄、合同條件、技術說明、責任劃分、安全質量保證書、銀行保函等等,大大小小幾十本,數量非常龐大,能夠全部閱讀一遍已經大費時間,能夠全部弄清楚的可以說寥寥無幾。其中,有幾個方面因為合同條件設置問題,在合同履約時一直存有疑慮或困難。
比如對外貿易所引發(fā)的物權問題。對于施工企業(yè)來說,國內工程幾乎不存在對外貿易問題,但是海外工程必然伴隨對外貿易。對外貿易的方式,對于建安工程來說,一般有2種,一種是永久出口,一種是臨時進出口。根據建筑產品的買賣原理,正常的方式是國內母公司——出口至國外子公司——建成后賣至業(yè)主方,但是,非洲某國項目這個合同,所有的進口方都是業(yè)主,這就產生了物權的問題。也就是講,無論是材料、建筑還是機械,在該國都屬于業(yè)主所有(或使用權所有),承建方不享有任何處置權,否則就是黑市交易,這個問題很大,但是按合同講則不是這樣。例如鋼筋廢料,合同的計算是凈用量,那么鋼筋廢料的處置權在我,如果按照對外貿易,你的處置就是違法的,因為你沒有來源。例如不退運的小型工機具,按照合同當然是我的,但是按照對外貿易,其實你已經賣給了業(yè)主。例如退運的大型機械,按照合同,使用完了,我可以對其他人出租,但是根據海外貿易,你是出口、是僅僅給業(yè)主用的。即使是個工人,想干點其他的都不行,因為你的工作簽證上明確限制你只是為業(yè)主項目而出國的。
再比如固定總價部分的合同條件限制問題。合同價款的方式,一般分為固定總價和固定單價兩種方式,而且海外項目的合同越來越傾向于使用固定總價合同。因為信息的缺乏和地域的差異,海外項目的風險集中來源于固定總價合同,那么對于固定總價的合同條件限制,以及相關的付款與索賠等方面,對于減少海外工程風險則至關重要。在非洲某國項目的合同價款構成中,約60%屬于固定總價部分,也就是3億的樣子,主要是機械與周轉材料租賃、人員進出場、安裝工作、附屬工作、大臨設施等部分。最要命的是,在正式簽署的合同文本中,缺少這部分報價及合同限制條件的文件,從法律上講,也就是屬于無條件的總價合同。其中,人員進出場、大臨工程、附屬工作、安裝工作等部分或全部工作范圍出現了虧損,有的還是重大虧損。
總之務必做好投標考察工作,把現場的各種因素都納入考察視野;在這個基礎上,要切實加強投標策劃的各種工作,具體考慮履約的各種問題和方案,反復論證技術與經濟之間的優(yōu)劣與可行,切不可彼此割裂!在談合同的時候,對合同的架構、邏輯、條款等等要進行全面的思考,該寫進合同的一定要寫進合同中。對于海外工程區(qū)別于國內工程的方面,比如上文提及的海外貿易所引發(fā)的物權問題,還有勞工問題、匯率問題、稅費問題等等要區(qū)別對待,對于固定總價的部分等,一定要反復演算,對其限定條件一定要考慮周全,作為項目整體運營的第一步,投標階段的各種工作對項目效益和風險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,這個階段的工作一定要做足,為現場經營打下堅固的基礎,也為現場索賠和風險防御做好鋪墊。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建設工程教育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已經本網授權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且必須注明“來源:建設工程教育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2、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,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。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,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,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。
本網轉載之作品,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,請與著作權人聯系,并自負法律責任。
3、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。